今日為新年首次準備金繳款日,據各大行最新存款余額計算,此次從銀行體系抽走資金量約在3300億元至3600億元。對於資金面的短期影響,已從近兩日銀行間市場回購利率全線飆漲中得到了體現,漲幅最大的7天利率,昨日走高達128個基點。
某國有大行人民幣資金管理處人士告訴記者,“我們行缺口大約在500億左右。”盡管他使用了“缺口”一詞,但按照慣例,國有大行擁有數百億臨時頭寸存量并非難事。事實上,本次宣布“提準”的前兩日,資金價格仍幾乎全線下跌。
不過,從上周五開始,連續9天“報復性”下挫的資金價格終於扭轉方向。先是21天、1個月等跨春節資金價格大幅上漲,接下來,隔夜回購利率漲幅逐步加大。數據顯示,昨日該期限利率大漲67個基點,前一日僅為7.6個基點。
對此,華北某城商行計劃財務部負責人向記者表示,如果僅僅是因為準備金繳款這樣的階段性因素使大行資金趨緊,那麼最晚在農歷春節之后流動性還會返回偏寬松狀態。她表示,近兩日借錢明顯困難,直接原因就是大行不僅不出錢,反而在“爭奪”本已不足的資金,拆入需求大增。
“以前都有大約一周的準備期,這次只有3個工作日,連隔夜頭寸也受到影響了”,提及如何籌款,上述計劃財務部人士表示。隨后,記者查閱了去年以來歷次宣布“提準”到繳款日的時間間隔,這一次的確最短。去年幾次繳款,大多有5個工作日的準備時間。
大行緣何成為了資金需求方?據貨幣交易員透露,除了繳款及春節備付因素外,宏觀政策趨緊預期以及未來公開市場到期量遞減等,或許是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。據央行統計數據,今年公開市場到期釋放量是明顯的“前高后低”,四個季度分別是16300億、8190億、4090億和2050億元左右。
此外,由於央行17日晚間公告稱暫停本周所有央票操作,如果這一趨勢在利差倒掛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前延續,那么之后月份的滾動到期資金勢必缺席,資金面緊張或將進一步加劇。大行正是出於這一擔心,拆出資金意愿不斷減弱。
據悉,昨日銀行間市場的資金拆出方,主要是基金、券商以及農商行等。交易員還向記者透露,連資本充足率偏低的外資行,昨日也在拆出資金。他表示,畢竟回購利率整體推高后,短期收益仍比較可觀。“相對於國有行而言,外資行的市場化程度、激勵機制及賺取差價的能力,還是要出色一些。”該交易員認為。
上海某貨幣中介人士還透露,直到昨日收盤,大行依舊在四處借錢,資金缺口較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