借錢交易業務

| | | 引用 (0) | 下一篇 | 上一篇

美國金融監管制度將現翻天巨變,這亦對本港往後的監管路向,有指標作用。美國參議員上周四通過金融監管改革法案,改革重點是打擊一眾投資大行,試圖破解「大得不能倒下(Too Big To Fail)」這荒謬事實。

重點打擊投資大行

雖然投資大行在本港的「破壞力」未見嚴重,但消息人士說,本港亦會留意美國的改革情况,看看是否需要作相應的監管調節,尤其要避免海外金融機構,借本港與海外監管要求的差異,作「監管套戥」。

上周美國參議院通過的法案,建議相當「辣」,若全盤實行,定會嚴重打擊投行生意。當中較具爭議的內容,包括限制或禁止銀行做「坐盤交易(Proprietary Trading)」(即銀行自己的投資炒賣,並非代客買賣)、要求銀行外設分支處理掉期等衍生工具、以及將場外衍生工具(OTC)買賣交由中央結算。這等措施,旨在避免投行為追求盈利,過分從事高槓桿高風險借錢投資。法案有待美國總統奧巴馬簽署,市場預期最快下月落實。

坐盤交易若被禁 港或跟隨

本港現沒有限制投資銀行做「坐盤交易」,亦沒有要求銀行外設分支處理衍生工具買賣。有熟知本港監管要求的人士指出,即使美國引入有關措施,本港亦未必要「跟到足」,因本港與美國情况不同,美國投行大部分兼有商業及零售銀行業務,本港卻並不常見。他說,金管局對持牌零售銀行的資本水平及風險管理,「一向看得十分緊」,至於純粹做投資銀行業務的持牌機構,證監亦有要求他們定期匯報資本及持倉水平。不過,他補充,假如高盛、大摩等投行在美國被禁「坐盤交易」,他們在港的分支,可能亦不容許從事類似借錢交易業務。

至於將OTC交易交由中央結算,在金融海嘯後,本港曾作有關研究,但至今未有結論,因有不少技術困難。OTC衍生工具的交易條款,大部份是「非標準化」,所以不能在交易所買賣,亦不能由中央結算。雖然港交所(0388)已推出「彈性期權」(即容許非標準化期權在場內買賣),試圖吸引場外交易返回場內借錢交易,但市場反應一般,有產品發行商亦笑言,場外「這樣自由」,看不到誘因要「自願」把交易帶到場內,除非是強制執行。有消息人士指出,要是美國強制OTC交易作中央結算,本港可能也要循這方面研究。

熟知美國市場的對冲基金負責人錢志健認為,要是美國落實改革,對本港市場影響未必很大,他相信美國監管部門最終未必完全禁止投行做「坐盤交易」。不過,實際影響有多大,要看法例如何執行,因現階段的方案,只是勾畫了大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