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爾街日報報導,中國是美國國庫券的最大買家,讓美國公債市場沾染濃厚的政治色彩,但這項爭議也掩蓋了一項重大的轉變:美國公債市場如今對國內買主的依賴已不遜於中國。
中國5月底時持有的美國公債金額高達8015億美元,同一時間美國聯準會持有的金額只有約5980億美元,但現在己迅速增加到7040億美元。美國家庭去年第四季持有的美國公債金額是2666億美元,但根據最新的資料統計,今年第一季時已倍增到6439億美元。
美國政府的預算赤字激升,促成最近幾個月的公債發行迭創新高,但未必表示對外國的負債跟著升高。因為美國政府雖然拼命舉債,經常帳赤字實際卻從2005年中期的8290億美元,減半到2009年第一季的4095億美元。
這項數字說明,美國的融通對象已逐漸從國外轉回國內。美國政府的確債台高築,但至少債主已漸漸換成自己國人。
自2008年以來,中國每月購買的美國公債實際仍在增加,只是趕不上美國擴大發債的速度。
根據資金流通的數據,第一季新發行的美國公債,有86%是美國家庭買下。不過,政府公債目前仍只占美國家庭資產的1%,雖是2001年以來的最高水準,但離1950年代的5%或1995 年時的2.6%,仍有遙遠的距離。這些歷史數字也說明,美國家庭持有公債仍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
中國政府對於借錢給美國花用,政治上可能覺得不舒服,但因為人民幣緊釘美元,所以還是照買美國公債不誤。美國現在的挑戰不僅得說服中國放心繼續購買,隨著美國家庭逐漸成為美國政府的大債主,政府更需要維繫國內投資人的信心,才能確保發行的公債都能找到買主。